廈門,從羽球名城到蘇杯之城
體育日報廈門4月30日熱訊(記者田光雨、付敏、李昊澤)“這是我第一次到廈門,但我早就知道諶龍、吉新鵬等很多羽毛球名將來自這里?!睂τ趶B門,世界羽聯(lián)新任主席巴達瑪·利斯瓦達恭是未見其城、先聞其名。
2025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正在廈門鳳凰體育館火熱上演。這項世界羽壇頂級賽事首次來到福建廈門,如同為這片中國最負盛名的羽毛球熱土“加冕”。羽球躍動,鼓浪聲聲,合奏著關于羽毛球的動人樂章。
跨越百年的羽球故事
讓巴達瑪印象深刻的吉新鵬和諶龍,是廈門羽毛球的兩位代表人物。
迄今為止一共有三名中國選手奪得過奧運會羽毛球男單金牌。吉新鵬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拿下中國羽毛球男單首金,諶龍三戰(zhàn)奧運集齊金銀銅“三色”獎牌。除了這兩位廈門培養(yǎng)的選手,另一位奧運雙金獲得者林丹,來自福建龍巖。
福建羽毛球共培養(yǎng)出4名奧運冠軍、32名世界冠軍,亞洲冠軍、全國冠軍更是不勝枚舉,是名副其實的羽毛球“冠軍搖籃”。本屆蘇杯中國隊陣容中,就有黃東萍、譚寧、翁泓陽、韓悅四名選手來自福建。
耀眼的成績背后,是當?shù)赜凭蒙詈竦挠鹈驓v史。
早在20世紀初,廈門鼓浪嶼馬約翰體育場上就有群眾進行羽毛球運動,是中國最早開展羽毛球運動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新中國成立初期,一批批愛國華僑回到福建,為中國羽毛球事業(yè)奠定了堅實基礎。
1954年,21歲的王文教不顧印度尼西亞方面的阻力,與陳福壽等華僑青年一起毅然歸國,由他們組成的福建隊在當時代表著中國羽毛球的最高水平。他們帶回了先進打法和理念,并幫助羽毛球運動在全國迅速推廣和普及。
退役后王文教先后執(zhí)教福建羽毛球隊、國家羽毛球隊,培養(yǎng)出湯仙虎、楊陽、趙劍華、李永波、田秉毅等一大批人才。在他任總教練期間,中國羽毛球隊獲得四次湯姆斯杯冠軍,在尤伯杯實現(xiàn)五連冠。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稱王文教是“新中國羽毛球事業(yè)的奠基人”。
“福建羽毛球群星熠熠,不僅有王文教、湯仙虎這些老前輩,還有林丹、吉新鵬、諶龍,光講出這些名字就足以證明福建羽毛球有多么強大?!眮碜愿=ǖ臇|京奧運會混雙冠軍黃東萍說。
本屆蘇杯每日比賽結(jié)束后,走出鳳凰體育館的人們都會看到隔壁白鷺體育場外的大屏幕反復滾動著一句閩南俗語——“愛拼才會贏”。這句話正是福建羽毛球代代相傳的精神力量。
每3人就有1人打羽毛球
工作日晚上,清脆的擊球聲和痛快的吶喊聲回蕩在廈門市體育中心羽毛球館。市民姜利海正與球友們進行雙打比賽,一周打四次球是他的生活常態(tài)。練習羽毛球8年的他從“小白”成了業(yè)余高手,收獲的不止是強身健體。
“打羽毛球能緩解我們‘上班族’頸椎疲勞,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在球場上我交到很多好朋友?!苯Uf。
在廈門,有約10萬像姜利海這樣的羽毛球愛好者,活躍在室內(nèi)外大大小小600多片羽毛球場地中。據(jù)廈門市體育局統(tǒng)計,在全市體育人口中,每3個人就有1個人打羽毛球?!跋掳啻蚯颉鄙踔痢按蛲昵蛟倩厝ゼ影唷币殉蔀閺B門人真實的生活寫照。
廈門羽毛球協(xié)會秘書長林光表示,羽毛球是廈門人最喜歡的運動之一,老老少少的參與人數(shù)眾多?!坝鹈驘帷睆膶I(yè)賽場蔓延至街頭巷尾,每年舉辦大小賽事超過100場,參賽人數(shù)約20萬人次。
為迎接本屆蘇杯,廈門市舉辦了一系列配套活動和預熱賽事?!拔乙刺K杯”2025年廈門市首屆社區(qū)羽毛球賽吸引了96支社區(qū)隊伍、近千名選手報名參與,前16名的隊伍能獲得現(xiàn)場看蘇杯的機會。
崛起的賽事之城
蘇迪曼杯是廈門舉辦過的最高規(guī)格羽毛球賽事。此前,廈門已承辦過多次世界大賽,是一座崛起中的體育之城。
近年來,廈門在建設“國際體育名城”的目標上加大步伐,成效顯著。培育20多年的廈門馬拉松成為國內(nèi)僅有的三個“白金標賽事”之一,白鷺體育場、鳳凰體育館和白海豚游泳館等現(xiàn)代化場館建成,讓廈門有能力承辦世界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分站賽、2026美加墨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國際排聯(lián)沙灘排球職業(yè)巡回賽挑戰(zhàn)賽等一批頂尖賽事。
廈門市體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構(gòu)建多元化賽事體系是推動城市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廈門將爭取更多稀缺國際賽事資源,推動賽事和文教旅商深度融合,強化國際文化交流,結(jié)交四方朋友,通過舉辦賽事講好中國故事。
本屆蘇杯開賽前,世界羽聯(lián)在廈門舉行了第86屆年度大會,選舉巴達瑪為新任主席,提出了“讓羽毛球運動觸達全球社區(qū)”的工作目標。世界羽壇的脈搏與鷺島的城市心跳同頻共振,正為這項運動譜寫新的篇章。
上一篇:跳水世界杯總決賽:國內(nèi)外選手期待亮相“水立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